光點小教室
這是一隻長期臥床的狗狗
在某天發現了皮膚上面有一小塊脫皮
即使當下就開始塗藥膏以及在傷口周圍墊布減壓
但是中間的皮膚已經死亡,遲早會脫落
發生後一週
可以看到中間有大塊的壞死皮膚
以及周遭的發炎感染
後來找到了大小及高度適合的痔瘡座墊
(高度很重要,因為太高的話會導致其他的部位受力太多)
再加上主人的努力照護
數個小時就翻身一次
以及更換傷口包紮
⭕️⭕️⭕️這裡有件事情很重要,就是不要為了讓某一邊(比如左邊)的褥瘡快點好,就一直讓動物另一邊(比如右邊)在下面,這樣另外一邊很快又會因為長期壓迫的關係導致長出褥瘡⭕️⭕️⭕️
發生後兩週,壞死的皮已經脫落,傷口變小
中間還有感染的殘留組織
但旁邊已經可以看到良好的血流供應以及新生的上皮
再繼續相同的照護方式,傷口就慢慢恢復
發生後三週,新生的組織長得很快
幾乎比上週還要小了一半🤍💙💜
經歷主人一個多月的努力照顧之後
一個煩人的褥瘡傷口才得以恢復
📍總結:
減壓墊可以直接買現成的甜甜圈形狀痔瘡墊,也可以自行製作。
但原則是一樣的,
都是靠著減壓墊來分散身體體重,
避免在傷口上的單點壓迫。
在肌肉萎縮的動物身上
就是把傷口周圍墊高到跟健康時差不多,
也要避免墊高了屁股,但是肩膀壓力變大了。
但如果動物還有一定的活動力,
他們一動起來的時候,墊子一下就跑掉,
或是綁好的墊子歪掉,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這個時候就還是需要主人無盡的耐心
以及頻繁的翻身才能讓傷口慢慢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