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疾病(IVDD)‼️
椎間盤疾病(IVDD)是指脊椎的椎間盤因位置異常或突出,壓迫脊髓神經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這是一種在動物,尤其是狗狗中常見的病症。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椎間盤疾病的分級、治療選擇及預後情況,並分享一些實際案例。

👉IVDD 的分級與預後
根據臨床症狀,IVDD 可分為五個等級:
分級 1:僅有疼痛或過度敏感,治療後預後佳(恢復率 90%-100%)。
分級 2:輕微癱瘓或走路不穩,仍能行走,治療後恢復率 95%-100%。
分級 3:嚴重偏癱,需要支撐站立,治療恢復率約 90%-95%。
分級 4:癱瘓,無法站立或行走,且可能有排尿困難,治療恢復率 75%-90%。
分級 5:完全癱瘓且無深層痛覺,治療恢復率較低(50%-60%)。

👉治療選擇
對於椎間盤疾病,治療方式主要包括西醫和中醫兩大類:
🟠西醫治療:
◽內科:藥物止痛與抗發炎。
外科:手術移除壓迫脊髓的椎間盤部分,適合症狀嚴重者。
🔴中醫治療:
◽針灸:刺激穴位改善血液循環與神經功能。
◽中草藥:活血化瘀、補氣養血的方劑。
◽其他:如艾灸、水針等輔助治療。
在分級 1-2 的病例中,西醫與中醫治療的預後幾乎相同;
但對於分級 3-4 的病患,中醫的針灸和中草藥治療能提供高達 90% 的恢復率,
為許多不適合手術的動物提供了替代方案。


🔴中醫治療的案例分享
◾案例 1:布丁(急性 IVDD)
狀況:布丁出現後肢無力但仍有深層痛覺,後背部疼痛明顯。
治療:採用針灸搭配中藥,減少疼痛並促進氣血循環,配合少量西藥止痛。
結果:治療三次後行走恢復正常,最終不再需要西藥,僅以中藥維持。
◾案例 2:錢錢(慢性 IVDD 合併疝氣)
狀況:大便後漏糞,行走不穩。
治療:針灸後減少後背疼痛,配合補脾氣的中藥與艾灸。
結果:三周後步態恢復正常,食慾與大小便改善。
◾案例 3:Kiki(懷疑神經炎或 IVDD)
狀況:左後肢突然無力,懷疑神經炎或椎間盤疾病。
治療:針灸結合補氣陰的中藥。
結果:三次治療後恢復正常步態,無需進一步藥物治療。


👉日常照護與建議
限制活動:發病後至少六周內避免奔跑或跳躍,避免加重椎間盤壓力。
漸進復健:六周後逐步增加活動量,促進肌肉恢復。
早期發現:如發現動物有後肢無力、行走不穩或疼痛,應儘早就醫。
👉總結
椎間盤疾病是一種可怕但可控的疾病。透過中西醫結合治療,許多動物都能恢復正常生活。如果你的毛孩有相關症狀,請及時諮詢專業獸醫師,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了解椎間盤疾病,也讓毛孩能獲得更好的照護!

黃郁雅獸醫師

[號外號外~~連建閔醫師駐診囉 🎉🎉🎉]
連建閔獸醫師為現任臺灣大學動物醫院 復健暨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在獸中醫界享有名氣👍
從11月開始,連醫師在光點駐診的時間為:
📌每週三 15:00-20:00
有中醫需求的毛孩,請立刻約診起來
💡小編提醒
📌連醫師門診場場爆滿,請提早預約!!
📌以預約門診為主,但也會開放部分現場候診
☎️ 02-2790-0180
—————————————————–
以下為連醫師介紹文
連建閔,臺灣大學獸醫學系學士,陽明交通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碩士,美國Chi University認證獸醫針灸師(CVA)。臺灣大學附設動物醫院復健暨整合醫學科中獸醫門診獸醫師。臺灣大學獸醫針灸學授課教師,亞洲大學學士後獸醫系中獸醫學程授課教師。主要研究領域在臨床中獸醫學、中獸醫診斷學、經方在獸醫臨床的應用、中醫與中獸醫文獻學。在學期間參加臺灣大學傳統醫學研究社,從此與中醫結下不解之緣。在臺灣北部開立多處中獸醫門診,擁有服務眾多寵物的實務經驗,門診常門庭若市。鑽研中醫各家經典及針灸學說,運用在動物治療。經常受邀講學,教學經驗豐富,深受聽眾以及學生喜愛。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 復健暨整合醫學科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系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碩士
📌經歷
2023 中華傳統獸醫學會112度第一次春季研討會講者 主題:獸醫用經方縱橫談—從基礎到臨床由基礎到臨床
2022 Conference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2 Speaker Topics: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 Disease Coding Syste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A Pilot Study in Dogs
2022 中華傳統獸醫學會111年度第一次春季研討會講者 主題:中獸醫看厥陰風木—由基礎到臨床
2021 中華傳統獸醫學會第九屆 常務理事
2021 國立臺大學 獸醫針灸學 課程講師
2020 高雄市福爾摩沙獸醫臨床醫學會-第六屆福爾摩沙獸醫師年會講者 主題:經方在犬貓中獸醫臨床的應用—從基礎到臨床
2020 亞洲大學學士後獸醫系中獸醫學程 課程講師
2019 中國醫藥大學中獸醫碩士學位學程 課程業界講師
2019 21st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CVM Speaker. Topics: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ontrolled by Classical Formulas
2019 首屆中國臨床中獸醫大會講者 主題:六經辨證在犬貓臨床的應用
2019 美國Chi institute 獸醫針灸師認證(CVA)
2018 中華傳統獸醫學會冬季中獸醫臨床病例研討及發表會主講人
2018 中華傳統獸醫學會民國107年度臨床服務獎
『光點中醫病例分享💡🔺皮膚問題🔺
皮膚問題應該是一般獸醫診所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黃醫師身為一個以西醫 為主中醫為輔的現代獸醫師在看診時會同時用中西醫的觀點做分析。

📌西醫觀點:分為感染型與非感染型。
1.感染型: 細菌、黴菌、寄生蟲。 2.非感染型:過敏、營養、腫瘤、自體免疫性疾病、內分泌、代謝性、不明原因/遺傳性、心理因素。
📌中醫觀點:實證/虛證/五行。
1️⃣實證:風/燥/濕/熱
2️⃣虛證:氣/血/陰/陽。
3️⃣五行:心肝脾肺腎。

所以一隻來看黃醫師的狗狗或貓貓的皮膚問題,我們會先收集病史。
✔️吃喝的品牌,吃飯的習慣,有沒有吃鮮食,人類的食物,寵物的零食, 外出頻率,家中環境如何,家裡有哪些成員,寄生蟲預防藥使用時間,疫苗 注射的時間,洗澡的地方與頻率,使用的洗劑品牌,使用中的藥物或保健 品項目,有無藥物食物過敏,最近的檢驗報告數據,其他諸如精神食慾大 小便喝水量的狀況,其他已知或慢性病,睡眠與對聲音反應狀況或有沒有 焦慮等行為問題,家中有無特別的大事發生,宛如身家調查。
有人會問!!哇,不就是個皮膚病,有這麼複雜嗎?
沒錯,就是這麼複雜😩
但若是通常年紀輕的,能知道原因的,比如吃零食後 過敏蕁麻疹,用抗過敏西藥很快就能改善。
但是有些是吃完抗感染西藥, 也擦了藥膏,停藥後又開始抓癢舔腳皮膚發臭,一直反覆出現問題。有些 則是用了抗感染西藥後沒有任何改善,可能有沒有被找出來的原因。
所以門診時候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了解動物過去經歷了什麼,再設計要先檢查哪些項目,
可能是
👉🏻皮膚/分泌物採樣鏡檢
👉🏻細胞學或生檢採樣送病理室分析
👉🏻細菌黴菌培養
👉🏻基本血檢肝腎功能檢查,胸腔X光,內分泌功能檢查 ,腹部超音波看看腎上腺大小、肝腎狀況、有沒有異常團塊
👉🏻外送實驗室自 體免疫疾病的分析,過敏原分析,還有其他進階檢查需要送國外檢測。
再來是初步西醫診斷,決定用藥,用藥有哪些選擇,多久需要回診,什麼時 間點可以停藥,下次回診可以再檢測什麼,什麼數據需要追蹤,家裡環境要怎麼調整,濕度溫度需要維持在什麼範圍,食物過敏/食物排除性試驗怎麼做,洗澡怎麼洗,用什麼洗,一般保健品的選擇,怎麼開始使用,光是西 醫部分諸多細節都要一個一個討論。
再來是更複雜的
📌中醫部分,會根據動物的個性,年紀,性別,品種,體態, 肌肉分布,精神,食慾,大小便,五官狀況,皮膚狀況,皮毛狀況,摸起來溫 還是涼,四肢末梢的溫度,脈搏與舌象,做整體評估不單單只是看”皮膚病 “而已,就是一般我們自己去看中醫的望聞問切,給出適合的中醫辨證。
還要再根據辨證,給予食物上的建議,開立的中藥的主要功能是什麼,可能 會出現的副作用是什麼,有些動物會需要針灸,有些動物則只要吃藥就可 以。
治療則根據主人的意願,可以先使用西藥或中藥或是同時開立中藥與西藥 (但是中西藥分開一小時服用)。
再根據中藥與西藥各自不同的特性決定什 麼時間點吃藥。有些動物需要多重管理,中西藥都要吃,環境食物洗澡等 等都要做到符合要求,就能穩定皮膚狀況。有些則是要處理病因,例如皮 膚腫瘤就是得考慮外科切除加化療或放療,在手術後傷口癒合後用中藥去 改善化療放療的副作用。
👇🏼下面來介紹幾個中西合併治療的病例
● 5歲已絕育母柴犬,多年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使用過不同的免疫抑制
劑、抗感染藥、抗組織胺,寄生蟲預防藥直接每個月用全能狗S,使 用西藥後會改善一段時間,但是開始降低類固醇劑量之後會抓癢抓 的很難過,出現皮膚炎全身紅腫。
食物部分飲食只有水解蛋白處方飼料。
因為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與類固醇,抗感染的藥,所以定期都 需要追蹤肝腎指數。
皮膚問題大概反反覆覆的一年,然後黃醫師開始在光點上班,所以開始合併中藥調理,目前皮膚狀況很穩定,皮毛 光滑柔順,西藥也只需要非常低劑量的類固醇兩天一次。
食物也不 用只吃水解蛋白處方飼料,可以開心吃肉。
第一次就診時的皮膚 如圖一
中西醫合併治療後 如圖二
👇🏼
● 9歲已絕育公柯基,去年12月後因為後腳突然無力去XX醫院緊急腰 椎手術,手術後傷口癒合不良與感染,在手術的醫院使用過多種抗 生素治療了5個月,依然有皮下組織與皮膚潰爛有許多的分泌物。
潰爛區域從左側腋下,左側軀幹,一直延伸到會陰部。
今年五月時由皮 膚科王醫師接診,用生理食鹽水清洗時發現所有傷口底下都是互通的。
潰爛的傷口採樣送驗做細菌培養,結果有三種細菌被養出來,且 有多重抗藥性。我們先清創與給廣效抗生素一個月半,雖然感染狀 況有改善,但是皮下組織還是浮腫有分泌物一直流出來,所以王醫師就來找黃醫師討論了一下,然後我們醫生與飼主討論與了解狀況 後,決定先用中藥與針灸把免疫系統提升,與加入排毒類的藥,同時 根據細菌培養的結果,尋找後線的抗生素打靜脈注射五天,同時也 要監控血球與肝腎功能,也教主人怎麼每天清理傷口。
使用中藥後 兩周,傷口明顯好轉,活動力變好,腋下及會陰傷口恢復。接著合併 靜脈注射後線抗生素五天。中藥一天兩次與針灸持續每一到兩周一 次,根據病況適時調整。西藥部分,再次傷口分泌物培養確認沒有細 菌後,開立類固醇與抗生素治療脂層炎。皮下組織慢慢的癒合,死腔 漸漸縮小,開始慢慢減量類固醇,然後目標是使用中藥與針灸維持 身體機能,避免椎間盤疾病再次發生。
● 14歲已絕育公貴賓,皮膚問題持續了ㄧ年,今年七月因為有心臟雜 音與咳嗽所以找我評估心臟病,然後順便看皮膚病。
根據病史與過 去的檢驗報告大概可以排除了低甲狀腺素與庫興的問題,皮膚狀況 在使用了抗生素、類固醇或安逸膚或安癢快後會有所改善,但停藥 後又會抓不停起紅疹,食物比較難只吃處方飼料,會搭配一些寵物 零食給狗狗。超音波下肝比較腫大,有膽結石,血檢肝指數高於正常 值一些。
使用中藥以前,皮膚全身性的丘疹,毛髮稀疏,腹部鼠蹊黑 色素沉澱,全身皮屑很多很大塊,摸起來偏熱,搔癢狀況由於打過安 逸膚大約2分/10分。
很明顯的陰虛症狀。當天討論後決定單純給中 藥,先不給西藥觀察看看。
給予所需的滋陰的藥物兩周後,皮屑減少 搔癢減少,可以暫時不用任何皮膚相關西藥,中藥使用了大概一個 半月後,動物搬家到台中了,電話追蹤皮膚狀況主人說沒有吃皮膚 中藥或西藥,皮膚也沒有搔癢或再次紅疹了。
順便一提,心臟問題也 有根據X光、心臟超音波、心電圖及血壓數值,開立心臟處方藥給牠 ,咳嗽情況好轉。
中西醫合併治療case分享
病患:fibi
年紀:12歲已結紮
疾病史:
👉🏻 心臟病C期,五歲開始服用心臟病藥
👉🏻 兩次膀胱結石手術
👉🏻 皮膚過敏
👉🏻 牙周病與廔管全口拔牙
👉🏻 三歲右後腳做膝蓋骨易位手術
👉🏻 自發性腸道發炎(IBD)
Fibi 在10歲時開始有右後腳無力會拖行的狀況,約兩周左右做一次針灸調理持續至今。2024年3月突然疼痛惡化,無法行走與站立,需靠輪椅才可以行動,透過X光檢測發現胸腰椎有部分狹窄問題,合併理學檢查確診為椎間盤問題(ivdd)第四期,由於疾病史複雜,中西醫搭配調理許久才穩定,因此不考慮麻醉做電腦斷層與手術,改為每週針灸一次,三個月後可以自行站立,到了第四個月可以自行行走,精神食慾活動力都很好,皮膚、肝腎、心臟指數都很穩定,到目前為止依然維持每週一次的針灸來穩定Fibi 的健康。

 


『光點病例分享💡
年過完了,家裡的寶貝也胖了一圈了嗎?或是吃太多有噁心嘔吐等等不舒服的問題嗎?
下面幾個穴位快來學一學幫家裡的寶貝按摩一下,促進代謝,改善胃腸,輕鬆減脂😍
吋cun的單位大約是最後一個肋骨的寬度, 短腿犬的穴位需要按照比例選取。
偷偷告訴大家,這些穴位對人類也一樣有幫助喔。

其他更多減肥穴位有興趣的人也可以來門診諮詢喔🫶

圖片資料參考:
acupuncture for dogs and cats by Christina Matern, DVM. thieme.2012.
XIE’S VETERINARY ACUPUNCTURE. Huisheng Xie, DVM. PHD.2007 Blackwell Publishing.

寵物也可以溫灸喔
📌溫灸是什麼呢? 使用乾燥的艾草條經過燃燒產生溫熱的作用,透過艾草本身的藥理作用在經絡與穴位上進行溫熱的刺激,經過神經的傳導,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刺激免疫系統。
📌適合怎樣的族群呢? 適合 ➡️各種疼痛 ➡️腰薦痠痛無力 ➡️手腳冰冷 ➡️低體溫的動物
許多老年動物在天氣轉濕冷的時候特別容易關節疼痛,走路一拐一拐或是不願意走動,這時候針灸搭配溫灸就有很不錯的改善。
📌另外溫灸的優點是 主人若家裡有適合的環境(進行療法時應保持空氣流通,施術環境減少易燃物)也可以自己幫動物操作,可以用溫灸棒幫動物按摩又能改善氣血循環。
📌使用溫灸的禁忌 ➡️發燒、體熱、過度激動的寵物,或是五行偏向木或是火的動物需要斟酌。 ➡️主人或動物有呼吸道過敏或感染的情況需要斟酌。 以上情況就不建議自行進行艾草溫灸,需要中獸醫評估後再決定是否可以溫灸喔。
有任何使用上的問題歡迎門診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