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外耳炎(Otitis external)?
我們說的犬貓外耳炎,其實就是狗狗貓貓耳道發炎的情形
在臨床上,外耳炎算是很常見的問題
國外平均每10隻就診的犬貓,就有一隻是來看外耳炎!
😿耳道好好的,它到底為什麼要發炎?
其實讓耳道容易發炎的原因眾多
常見局部性的問題包括寄生蟲、細菌、真菌/酵母菌感染
全身性疾病的皮膚過敏反應或內分泌問題等
都可能造成狗狗貓貓耳道發炎
但要真的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外耳炎,往往還需要二次性感染因子配合或是有其他讓耳道內環境不穩定的前置因子存在
如垂耳、耳道狹窄等結構因素
又像是耳道潮濕、大量毛髮生長等情形
甚至是過度清潔耳道,都可能讓耳道容易變得紅腫又發炎
👩‍⚕️外耳炎要怎麼治療?
外耳炎的治療通常是控制二次性因子,並治療原發問題
而治療的手段通常依賴於清潔耳道及局部藥物(=耳藥)的使用
獸醫師會先檢查耳道狀況,然後可能會開立抗生素、抗真菌藥、或驅蟲藥物
並建議使用專業耳道清潔劑來保持耳道乾燥和清潔
在嚴重病例中,可能需要配合全身性藥物的給予
或是進行手術清除耳垢或異物
🚑該怎麼預防外耳炎?
預防外耳炎的重點在處理原發性問題(如外寄生蟲預防、控制過敏問題)並藉由於保持耳道清潔與乾燥,移除耳道炎的前置因子
畢竟外耳炎的發生就像起司洞理論一樣,得湊齊天時(前置因子)、地利(原發性問題)、人和(二次性感染)缺一不可,如果移除其中一處環節,就能夠大大降低外耳炎發生的機會!

 


[病例分享-一看就癢~~耳疥蟲]
住在寵物身上的疥癬蟲們
*耳疥蟲*
耳疥蟲是最常見的疥癬蟲,顧名思義是住在耳朵裡面的疥癬蟲
是狗狗跟貓咪耳朵裡的常客,尤其是在流浪動物身上更是屢見不鮮
蟲體的特色是有長長的「腳毛」,而且活力驚人,如果有發現的話,常常可以看到他們在顯微鏡下手舞足蹈的樣子。
除了會造成個體的搔癢之外,耳疥蟲的傳染力也非常強,基本上只要一隻有,就視為全家的寵物們身上都有,要一起治療。
幸虧耳疥蟲的治療上並不算複雜,市面上大部分的除蚤產品,只要有標示,都能夠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有效殺滅寵物身上的耳疥蟲。
在治療的時候視情形要配合清耳朵或是點耳藥,除了減少殘留量、減少發炎之外,油油的耳藥甚至可以「淹死」耳疥蟲,讓治療的成效更顯著。
P.S. 耳疥蟲有極低極低的機會會感染免疫力不佳的人(如老人、小小孩)。所以接觸完治療中的動物過後,記得要洗手才不容易傳染給其他家人喔。
*疥癬蟲*
如果說耳疥蟲是住在山洞內的居民,那疥癬蟲就是靠自己開疆闢土的穴居派了。
跟住在耳道內的表親不同,疥癬蟲往往更傾向自己鑽洞穴居住跟移動,也因此會造成比耳疥蟲更嚴重的臨床症狀,被感染的宿主甚至可以說到了不得安寧的程度。
因為居住在皮膚裡面的關係,疥癬蟲的採樣率其實很低(少於30%),正因如此,比起直接在顯微鏡下看到被抓起來的疥癬蟲,更多的時候是靠揉搓增厚的耳尖看有沒有耳足反射(準確率約80%)來懷疑是不是有被感染。
治療的方式跟耳疥蟲很像,基本上都是給予能夠殺滅疥癬蟲的除蚤產品,一邊除蚤,一邊也能殺滅疥癬蟲。嚴重的話也可以搭配施打針劑、口服藥或是外用藥膏來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比起耳疥蟲,疥癬蟲更容易傳染給人,而且被感染人的往往還會比家裡的動物更癢!!!
*塵蟎*
而家中常見的過敏原-塵蟎,不只外型跟疥癬蟲長得像,連在做過敏原測試的時候,這兩者都會有交叉反應。也就是說只要對其中一者過敏,哪天碰到了另一種,都可能會造成過敏發作。
所以,如果家中有容易過敏的人,寵物更記得要按時除蚤喔~
定期幫寵物除蚤不只能預防跳蚤跟其他外寄生蟲滋生,某種程度上也能讓家人再減少幾分過敏的機會,使彼此的生活都過得更安全更舒適。

『光點病例分享💡
貓咪因為長期有皮膚問題,身上有多處結痂且食慾不佳來院就診
檢查的時候發現嘴唇周圍、耳道入口處都有嚴重發炎😱
❕❕比較特別的是耳道內是正常無發炎的
最讓飼主及貓咪困擾的是在足墊以及甲溝的長期化膿發炎
門診的時候貓咪反應很大,一碰到發炎的地方就想要掙扎😭
在了解了病史之後才知道這隻貓咪的皮膚問題是從十幾歲才開始
這幾年來做了不同的嘗試,
更換了飼料、藥浴,但改善總是有限
採樣後根據採樣結果、發生的部位以及病史,懷疑是天皰瘡(註)
當天便抽血送往實驗室檢驗有沒有自體免疫的抗體(Antinuclear Antibody,簡稱為ANA)
在等待結果的時候也先給了抗生素以及低劑量的類固醇治療🧑‍⚕️
知道有自體免疫疾病之後便開始慢慢的停下類固醇,
改用環孢子素作為免疫抑制劑,以降低對身體的負擔❗️❗️
但畢竟是自體免疫疾病,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之中免疫力受到抑制的狀況之下,容易會有傷口的細菌感染,目前配合抗生素也已經有讓嘴巴消腫了🐱🐱
總結:
皮膚病是個很容易挫敗的科目😅
因為往往在治療以及檢查之中,並沒有某個檢驗能夠直接告訴我們答案,很多都是得慢慢嘗試,而且即使方向對了也不一定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在這個過程裡無論是改善有限或是卡在某一個狀態停滯不前,其實都會給主人及動物帶來很大的壓力🫨
在這個案例之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實並不是去送實驗室得到那個有沒有自體免疫抗體的檢查,而是完整的病史。
主人陪著貓咪進行了很多不同的治療(當然也得到很多挫折),
其中也包含了非常麻煩的食物排除測試。但也就是有了這麼完整的病史,才使得我們在門診時,有線索往自體免疫的方向去檢查跟治療🙇
註: 天皰瘡(pemphigus)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理論上要確診只能靠病理切片。但因為在本案例中,貓咪的年紀大且健康狀況沒那麼穩定。在治療方法不會有太大差異之下,就選擇了不鎮靜採樣,而是抽血送ANA檢查

『光點💡病例分享』~ 伍氏燈檢查
許多狗狗貓貓來看皮膚問題的主人,看到醫師拿出一個發紫光的燈做皮膚檢查時,都會好奇那個”特大支驗鈔筆”到底是在做什麼😳
其實這個工具叫做伍氏燈(Wood’s Lamp)💡
通常用於檢測皮膚上的真菌感染,特別是皮黴菌🧫
這種燈光所發出的紫外線波長主要落在320-400奈米的範圍內
伍氏燈的原理是皮黴菌在這種波長的光下會發出綠色螢光
,這種螢光可用肉眼觀察或透過特殊的濾光片增強。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紫外線燈管都適合拿來做診斷使用噢(ˆ꜆ . ̫ . ).ᐟ.ᐟ
伍氏燈通常用於皮膚疾病初步篩檢,特別是在肉眼下若觀察到蘋果綠色螢光,可能暗示有皮黴菌感染問題‼️
然而,伍氏燈”並非”對所有皮黴菌都具有高度敏感性,
因為對於不同的真菌種類而言,伍氏燈可能效果不同,
有些種類的皮黴菌不會產生明顯的綠色螢光。
此外,其他皮膚問題或物質也可能在伍氏燈下顯現出類似的現象,
像是皮屑、組織液甚至是外用藥都有機會散發出螢光,進而導致誤判。
因此,伍氏燈檢查通常需要結合其他診斷方法,
如皮毛皮屑採樣、真菌培養或PCR檢測,以確保正確診斷並確定感染的種類🔬
像是照片中的貓咪在診間用伍氏燈檢查尾巴皮膚病灶時,就發現了蘋果綠的螢光;
而進一步的毛髮採集與膠帶黏貼更在顯微鏡下看到了黴菌菌絲與孢子🧫
在投予抗黴菌藥物後症狀逐漸改善,本來光禿禿的地方也長出飄逸漂亮的毛囉


這兩隻短短小香腸是毛囊蟲家族的Demondex gatoi📌
十年前在台灣可能很少,但近幾年偶爾會發現🔍
雖然都是住在毛囊中、且發病時都會造成皮膚搔癢跟產生粟狀疹…等等無特徵性的病症📝
但與個人造業個人擔的D. cati感染不同的是,D. gatoi是有傳染性的,
所以一隻有,就必須當作全家都有🐶🐱
一起除蟲治療唷🐛
小知識: cat跟gato都是貓咪的意思喔🐈


   

醫師!醫師!我的貓咪耳朵裡長滿了這種可怕的的團塊,怎麼辦🤔
這些讓人頭皮發麻的囊腫被稱為貓皮膚的叮嚀腺增生(Feline cerumenous cystomatosis)
最常發生在耳殼或耳道開口處👂
一開始可能只是少少幾顆,破掉時會流出褐色到深咖啡色的液體;
但也可能會越長越多,到最後成為密密麻麻的一片🫣
不過別擔心,這樣的耳朵情況通常是無害的‼️
不會對貓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如果注意到貓出現耳朵不適、頭部抓耳朵、或有異味,建議立即諮詢獸醫進行檢查。
獸醫師🧑‍⚕️👩‍⚕️可以協助評估囊腫的性質,確保它不是其他潛在耳朵問題的症狀,並提供適當的治療和建議唷

貓癬是相當常見的貓咪皮膚疾病,由黴菌感染,會影響貓的表面皮膚,毛髮和指甲。黴菌有很多種類,有些種類有生物特異性(亦即只會感染特殊物種),但大部分的黴菌會跨物種感染,比較常見的Microsporum canis可以感染貓,狗和人。黴菌會消耗皮膚毛髮和指甲的角質層,輕微感染的時候不易發現,通常主人看到圓形禿毛,有皮屑等才會發現皮膚病變。容易發生的病變在臉,耳朵,頸部和胸部皮膚處,這些病兆通常都不會感到搔癢,有時候會發現有腳指甲的黴菌感染病變,腳指甲變得粗糙,過度增厚,變形等,都有可能為黴菌的感染。有時黴菌可能會進展到全身性的感染,容易感染呼吸系統造成黴菌性肺炎或是感染中樞神經造成黴菌性腦炎。

黴菌為直接傳染,大部分是貓咪接觸了患病的貓或是患病的人感染,部分為間接感染,接觸到被黴菌汙染的物體表面等:如食物碗,梳子,家具地毯等,黴菌可以在物體表面上存活18個月。直接接觸到黴菌不一定會造成感染,但是黴菌的量和貓咪的免疫力,就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年長或是年幼的貓,有內科疾病或是免疫低下的貓較容易造成黴菌的感染。通常感染到發生臨床症狀大約7~14天。

診斷

最常見的黴菌Microsporum canis可以在黑暗的房間中使用Wood’s lamp診斷,但是Wood’s lamp不是所有的黴菌都可以被顯現,因此最標準的診斷為實驗室的黴菌培養,刮下部分病兆的組織送培養,不過因為黴菌生長慢,培養結果快則數天,慢則4週,因此有時獸醫會依臨床症狀,並且排除其他皮膚問題進而診斷黴菌感染。

治療

黴菌治療目標為降低黴菌的擴散(傳染給其他貓或是主人),並且恢復患貓的皮膚健康,目前的治療為外用藥膏或洗毛精,加上全身性口服藥使用,並且改善環境中的黴菌量:

  1. 外在治療:在局部使用抗黴菌的藥膏,通常還是會合併口服藥的使用,擦藥膏的部位建議剃毛,讓藥膏比較好直接塗抹在患部。洗毛精可以選擇有chlorhexidin或是抗黴菌成分的外用洗毛精,洗完澡一定要吹乾
  2. 口服藥使用:抗黴菌藥物使用,大部分療程為4~6週,千萬不要自行停藥,因為太早停藥可能會造成黴菌感染復發,在治療期間要進行黴菌培養,只要得到兩次黴菌培養陰性,就代表治療完成。此外,抗黴菌藥為肝臟代謝,容易造成肝毒性,要定期監控肝臟指數。
  3. 環境清潔:黴菌孢子會被1:10~1:100倍稀釋的漂白水殺死,因此,有患病的貓咪環境要用稀釋漂白水清潔,但請注意,使用稀釋漂白水的時候不要讓寵物接觸或食入。此外,如果家中不只一隻寵物,建議將黴菌染感的貓咪分開飼養,照顧患貓後主人要清潔雙手再接觸另一隻寵物,避免交叉感染。
  4. 提升貓咪的免疫力:免疫力低下的貓咪更容易患病,建議均衡飲食,多喝水,降低壓力,補充多醣體物質提升免疫力。

大部分的患貓在經過適當治療之後都會康復,不過黴菌感染治療期比較長,大約2週後才會看到進步,主人一定要有耐心,配合獸醫師的建議治療。

犬貓的異位性皮膚炎是遺傳性搔癢的皮膚疾病,此疾病為一個過敏的過程,犬貓接觸過敏源後,自身抗體igE連接到肥大細胞,使肥大細胞釋放發炎物質-組織胺,引起一連串的過敏機制,造成發炎和搔癢,此為第一型的發炎反應。異位性皮膚炎有犬種年齡和性別傾向,好發的犬種為:梗犬,拉布拉多,大麥町,瑪爾濟斯,貴賓犬,英鬥法鬥等。好發年齡約1~3歲,母犬較公犬好發。在貓咪,好發年紀和狗相同,約1~3歲,沒有性別的差別,因為研究資料比較少,品種暹羅貓較好發。

臨床症狀

狗貓的臨床症狀很不同,狗狗的異位性皮膚炎為嚴重搔抓和紅疹,接觸到過敏原之後,臨床症狀才會發生,有的時候症狀是季節性的,會隨著狗狗年齡增長而症狀變嚴重。急性常見搔抓,啃咬,摩擦或是舔前腳,腋下或是會陰區域,當疾病進展時,皮膚會變紅會脫毛脫屑,甚至繼發細菌黴菌感染,症狀通常都是突然發生的(當遇到過敏原)慢性過敏通常會讓皮膚變厚,皮膚黑色素沉澱,外耳炎,皮膚細菌性感染,脫毛,濕疹等,未絕育的母犬甚至會有不規律的發情週期。除了皮膚症狀之外,還會出現結膜炎,鼻炎,氣喘或是腹瀉。

貓咪的臨床症狀為搔抓和過度理毛,貓咪的異味性皮膚炎較常搔抓臉部,脖子,前腳和腹部,常見該區域脫毛但是不一定有皮膚的變化,有些貓咪會皮膚發炎或是嗜酸性球肉芽形成。

區別診斷

診斷異位性皮膚炎必須要先排除其他皮膚問題,包括病原體感染(細菌黴菌病毒),寄生蟲感染(毛囊蟲界險蟲等),內分泌,腫瘤或是自體免疫問題等。排除以上問題後,收集過去病史和臨床症狀讓我們推斷是否為異位性皮膚炎,過去病史包括:什麼時候開始過敏,年齡,性別,有沒有季節因素等; 臨床症狀:搔癢的程度,有沒有其他皮膚的病變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要辨別何種過敏原引發過敏反應,目前過敏原測試有幾種方式:

  1. 直接暴露:直接將過敏原接觸狗貓,如果發生搔癢便可知,缺點:要很明確知道什麼物質引發過敏,並且無法定量,每次只能暴露一種
  2. 皮內過敏原測試(IDATing): 最標準的過敏原測試,將疑似的過敏原注入在皮內,觀察皮膚的過敏反應,動物需要鎮靜麻醉
  3. 血清型的過敏原測試::抽血去實驗室分析血中抗原抗體反應

異位性皮膚炎控制和治療

  1. 減少過敏原的暴露
  2. 如果引起繼發性感染,要控制感染
  3. 症狀治療降低搔癢:如冷水拭浴,外用藥膏使用
  4. 口服抗組織胺使用:在接觸到過敏原前使用最有效,可以穩定肥大細胞減少過敏物質的釋放,定且可以降低類固醇的使用
  5. 類固醇使用:相當有效可以暫時緩解過敏的症狀,雖然抗過敏效果極好,但是長期使用會有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多渴多喝多尿,活動力下降,皮膚變薄脫毛,容易感染,甚至可能會有行程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庫欣興氏症候群等)
  6. 免疫抑制劑使用:可以降低自身免疫反應,但是會有藥物副作用如:吐,拉肚子,容易感染等等
  7. 安養快(Apoquel):2013年的新藥,為JAK選擇性抑制劑,可以有效抑制搔癢和發炎,副作用小,建議大於一歲後使用。
  8. 安逸膚(cytopoint):2016年的新藥,如單株抗體,單株抗體會結合誘發搔癢的細胞間質素(IL-31),進而阻斷搔癢的途徑。
  9. 魚油補充:可以穩定肥大細胞,減少發炎過敏反應,至少要規律服用8週以上

犬貓的異位性皮膚炎為遺傳性疾病,可以藉由生活上的照顧和藥物使用控制疾病,但無法治癒,因此,主人需要了解疾病的成因和臨床症狀,在居家照顧時避免過敏原的暴露,一但發生急性異位性皮膚炎一定要立刻就診,規律服藥,以期達到良好的動物生活品質。

過敏是對於外來物質造成一連串免疫反應的結果,過敏原本身大多為無害,是自身免疫遇到過敏原後發生的過度反應。在任何年紀,自身的免疫系統會製造獨特的蛋白質稱「抗體」,抗體可以辨識並且對特殊的過敏原進行一連串反應,過敏不限於年齡或犬種,過敏可發生在任何時候,但過敏體質是會遺傳的。很多物質都有可能是過敏原,食物常見肉類,蛋,奶等等,非食物的過敏原常見為:花粉,塵蟎,灰塵藥物等等

過敏分類

我們可以大致將犬貓過敏分為

  1. 異位性皮膚炎
  2. 食物過敏
  3. 跳蚤過敏
  • 異位性皮膚炎(空氣傳播):在環境中接觸到的過敏原,引發皮膚炎的過敏稱之。有些品種容易發生如:西施,西高地,黃金拉拉,貴賓等,好發年齡約6個月到3歲,搔抓是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皮膚發紅發癢反應最常見於前腳,腹部,耳朵及臉部等,過度搔抓可能造成進一步皮膚感染,起丘疹或是濕疹等
  • 食物過敏:食物過敏相較異位性皮膚炎(環境)發生機率較低,常見蛋白質或是碳水化合物的過敏,如肉類,奶類,穀類或是豆類等。任何品種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但拉不拉多,西高地犬比較常見,臨床症狀和異位性皮膚炎相似,有時會有消化道症狀(拉肚子或是嘔吐)
  • 跳蚤過敏:跳蚤的唾液是最常見昆蟲過敏原,會造成跳蚤過敏性皮膚炎,單一部位叮咬可能會造成多部位搔癢,進而形成皮膚繼發性細菌感染

過敏症狀

常見的過敏症狀為皮膚搔癢,呼吸道症狀,或是腸胃道症狀等等

  • 皮膚症狀:發紅,起紅疹,搔癢,乾燥有皮屑
  • 眼鼻症狀: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發紅,流眼淚等
  • 呼吸道症狀:咳嗽,呼吸急速,喘
  • 腸胃道症狀:腹瀉,或是嘔吐等

診斷

  • 環境過敏診斷:必須先由排除法來診斷,確定不是感染,發炎,自體免疫疾病等,進一步可以做血液或是皮膚過敏原檢測。
  • 食物過敏診斷:建議給予單一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來源的食物,連續12週,如果改善搔癢的症狀便可以診斷
  • 跳蚤過敏:做容易診斷的過敏之一,只要有發現身上有跳蚤又符合臨床症狀,即可診斷

治療

  • 異位性皮膚炎
    1.抗過敏治療:如給予組織胺或是類固醇治療,快速阻斷過敏反應,魚油的補充可以增強類固醇和抗組織胺的效果。近年有較專一抑制搔癢路徑的「安養快」口服藥,或是單株抗體「安逸膚」針劑可以使用,以緩解因為過敏而造成的搔癢問題。
    2.洗毛精:選擇溫和的洗毛精清洗有可能會接觸在表面的過敏原
  • 食物過敏
    1.移除會過敏的成分:食物過敏對於類固醇治療反應有限,最好的治療就是盡快找出過敏物質並且移除,建議直接更換低過敏食物(水解蛋白等)連續食用8~12週
  • 跳蚤過敏
    1.清除身體全部的跳蚤,並且定期驅蟲

我們必須要知道,過敏是個體質,有症狀的時候僅能症狀治療,但過敏沒有辦法根治。家有過敏犬貓只能在環境上盡量保持乾淨,寵物的睡床睡墊至少每一週清潔一次並且曬乾,選用溫和無香精的洗毛精,低過敏(甚至水解蛋白)飼料,定期驅蟲,並且持續補充魚油等,盡可能降低過敏發生的機率,使毛小孩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